瞭望环宇
·要闻资讯
·精神家园
·机关单位
·金融理财
·区域热点
今朝热点
·养生保健
·书画人生
·行业风采
·人物春秋
·创业人物
·谈古论今
·消费天地
今朝市场
·美食空间
·旅游天地
·商会看点
·食品饮料
·特色产品
·企业动态
今朝风采
·小学.幼儿园
·中学.技校
·大学.培训机构
·协会.商会.研究会
·公益机构及其他
新闻聚焦   首页 - 新闻聚焦
最后的一个共大——鄣公山共大五十年发展综述
发布者:看今朝网   发布时间:2015-12-17 23:43:41  阅读:577次   

                              

最后的一个共大——鄣公山共大五十年发展综述

2015-12-17 17:29:04  来源: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网  作者:综合
点击:797   评论:0(查看)

  

 

  一、坚守在共大最后的家园

 

  巍巍大鄣山,悠悠星江水。青山绿水,共同孕育了婺源这颗江西红土地上的明珠。这里人杰地灵,朱熹、詹天佑、江永、齐彦槐……群星璀璨;这里风景独好,因“中国最美的乡村”而享誉世界。世界上最后一个共大——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就坐落在婺源的这片土地上。

  提起共大,很多人或许当作一段历史,也许是唤起一段回忆,然而对于鄣公山共大人,共大就是自己的学校,就是要为之努力拼搏的一种责任。

  鄣公山共大创办于1958年,是和江西共大总校一起诞生的30所共大分校之一,并且是13所省属分校之一。

  鄣公山共大自创办以来,伴随着共大红红火火的岁月一路走过辉煌,也经历过风风雨雨,在1980年共大改制后,面对总校和大部分分校纷纷的改旗易帜、停办撤销,它依然挂着共大的校牌招生办学,直到今天仍坚守在这方共大最后的家园,成为世界上最后的一个共大。

  对能够保留共大的校牌,鄣公山共大觉得是一种幸运,更感到一种历史的责任。随着岁月的推移和不断的反思,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共大”蕴含的巨大价值。

  “共大”曾经是共和国教育的一面旗帜,共大的品牌有着独特的人文历史价值,它将永远散发出特有的魅力,让人们铭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教育历史。

  “共大”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大实践,是对中国特色教育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共大模式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共大”精神永远值得传承和发扬。共大精神包括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一心为农民服务的精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鄣公山共大能够坚持至今,关键是有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怀。

  中央、省、市领导对鄣公山共大的发展给予了亲切关怀和热情支持。1990年8月国家教委副主任滕藤莅临视察、指导;1992年6月,江西省副省长陈癸尊莅临视察、指导;1994年4月,江西教委主任黄定元莅临考察、调研,10月,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江西农业大学校长罗明莅临考察、调研;1997年5月,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刘来泉、江西教委副主任王占铭莅临视察、指导;2009年11月,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宋雷鸣莅临视察、指导;……

  2013年5月,上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朱民安莅临调研、指导;2014年5月上饶市副市长饶爱京莅临视察、指导。上饶教育局局长黄日耀、盛平珍、苏万能等,都曾莅临鄣公山共大视察、指导。

  婺源县委县政府更是十分关心和支持鄣公山共大的发展。历任县委书记、县长都能深入学校走访、调研,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困难。现任县委书记周遐光、县长费长辉对鄣公山共大的发展更是悉心关怀和大力支持。

  正因如此,鄣公山共大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在坚持中发展前进。

  二、创办在江西的红土地上

 

  1958年,当时,中国还是农业大国,全国各地都在办垦殖场。在江西,针对垦殖场农民不识字的问题,办了很多农林技术学校,教授农民文化和技术,这样做后,生产有了很大提高。毛主席知道了这些情况,就对时任江西省副省长的汪东兴说:“这个办法好,三十几年前我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搞农民运动调查,许许多多的农民不识字,要说的说不清,想写的写不出,不学点文化,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困难。你回去与邵式平省长商量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

  毛主席的谈话对汪东兴很有启发。他于1958年6月初回到江西,即向邵式平省长谈了一个想法:可否考虑在江西办一种农业方面的学校,免费招收适龄农民入学,学校的费用靠学员自己劳动创造,省里先给一小部分启动资金。我们从教育入手,促进江西农业的发展。邵省长听了汪东兴的想法和建议很高兴,当即表态:“你这个想法很好,应该考虑,我看江西也可以办劳动大学,这对发展我们江西的经济有好处。”

  1958年6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和邵式平、刘俊秀、汪东兴的倡议,为了加快对江西革命老根据地的开发和建设,为了满足全省人民群众、特别是较贫困的工农及其子女迫切要求提高文化素质的愿望,做出了《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该决定指出:“为培养共产主义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等方面的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特决定以原江西南昌林校和各综合垦殖场为基础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当日在全省各地公布了招生简章。接着在全省各地设立了招生处、招生点。不久,又将校名定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鄣公山垦殖场党委积极贯彻省委、省人委创办共大的决定,迅速抽调以赵继盛为首的18名下放干部和转业军官负责筹办鄣公山共大分校。分校建在清华古镇的黄村旁,前是通往皖赣的古驿道,北倚莽苍雄峻的鄣公山脉,南傍山泉汇集的清砂河流,坐落于南宋大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巡回讲学的“教忠书院”的遗址上。

  同年8月1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正式成立。当天,鄣公山共大和设在全省各地的其它分校同时举行了开学典礼。共大总校的开学典礼由副省长兼共大总校党委书记汪东兴主持,省委书记兼共大总校校长的刘俊秀作了题为《为一座新型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诞生而欢呼》的报告。邵式平则参加了井冈山分校的开学典礼。第二天《江西日报》发表了题为《祝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开学》的社论。当时总校、分校共有学生1.1万名。鄣公山共大第一届招生1117人。其中工、农学员占92.7%。

  共大把普及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办学宗旨。1958年6月9日,江西省委、省人委《关于创办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决定》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招生简章》中,对共大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针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培养共产主义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等方面的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要求“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又红又专的办学方针”。共大成立后,受到全省人民尤其是工农群众的欢迎。当时有一首顺口溜就真实反映了这种情况:“共大好比一枝花,花开迎向工农家,工农子弟上大学,学好本领建国家。

  三、在隆隆的关怀中发展

 

  共大完全靠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一系列的建校工作,几乎都是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汪东兴1959年2月23日《在全省国营综合垦殖场和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鄣公山共大办学初期,分校只有垦殖场划出的一片荒山野地,老共大人形容当时的情形是“住无房、睡无床、坐无凳、露天教室,野外食堂”。学员们的第一堂课就是开荒种地,搭棚子,以解决住宿问题。当时鄣公山分校的校长、书记是由垦殖场场长和党委书记亲自兼任。由于党政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创办时期的困难被一一的克服。

  学校办起来了,也存在各种非议。很多人认为国家不投资,垮掉那就是迟早的事。同时也认为这样的大学不能算大学,不能保证质量。针对当时的种种反应与评说,江西省长邵式平在总校有过“特别讲课”。他说:“我们对办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有信心的。过去我们的革命大学有过很多,八一起义前朱德同志做教导团长,以后这些教导团的同志到处跑,都成了骨干。在苏维埃时期,我们又有过红军大学,抗日战争时期有过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我做过中央党校的学生,抗大的副校长,陕北公学的教务长。当时有学生问我,学校有什么特点,我说有三点,第一叫大,第二叫光线好,第三叫空气流通。当时我们学校就是这样,毛主席的许多著作就是当时的讲义。”邵式平省长说:“教育是多样性的,学校也是多样性的,大学也是多样性的,只有承认多样性,才是唯物主义。”

  在江西省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共大克服一切困难,艰难前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省各个劳动大学和劳动技术学校,建成校舍近10万平方米,自制的家具、用具、教具达几十万件。各校兴办农场66个,工厂243个,畜牧场71个,由学校经营的耕地面积42750亩,林地面积142050亩,一年的劳动总收入达到了472万余元,平均每个学员的收入约100元左右……

  共大实行省、专、县分级办学,即省办总校,以办大专、本科为主;省属和专属分校办中专,个别专业办大专;县属分校办初技,个别专业办中专。形成了全省高、中、初多层次的农业教育网。

  1959年初毛泽东得知江西办了一所半工半读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十分高兴。8月,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听了汪东兴汇报共大办学情况后指示说:“看来你们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得很有起色,很有希望,要坚持办下去。”周恩来为共大写了校名。朱德则为共大建校一周年题了词。

  1961年,共大创办三周年时,毛泽东亲自提笔,给共大写了一封贺信,就是著名的《七三○指示》。毛泽东在信中说:“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实是很好的。”

  1961年,周恩来总理到共大庐山分校视察,并在南昌接见了共大总校的师生代表,与共大的师生亲交谈,了解共大的发展情况。1962年3月,朱德委员长也偕夫人康克清到了好几所共大分校视察,在大茅山分校时,朱委员长还信步走进了正在上课的教室听课,与共大学生齐聚一堂。此外,国家主席刘少奇在多次讲话中,也肯定共大是半工半读的一个典型和样板。总书记邓小平在有关讲话中,也曾赞扬到共大模式。王震、肖克、陆定一、杨秀峰等领导也曾先后到共大总校或分校视察。

  1963年10月初,周总理专门在中南海召开了八个部(农垦部、教育部、中宣部、林业部、农业部、财政部、水产部、水电部)有关负责人的会议,并向大家宣读了毛主席在1961年写给共大三周年校庆的《七三O指示》信,要求大家正确理解指示信的精神。随后,周总理就共大呈交的书面问题,指示各部领导支持解决,并请农垦部江一真副部长负责召集各部讨论议定。这次会议,形成了《关于解决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一些问题的纪要》,并作为正式文件下发。不久,周总理又亲自批准了共大的发展计划。

  1964年,江西共大的分校达到历史最高峰,各地开办的分校达到108所,那一年共大在校生人数有5万之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8月1日,国家主席刘少奇热情肯定了共大半工半读的好形式。

  鄣公山共大也得到中央和省领导的关怀。1960年,肖克和汪东兴到鄣公山分校视察,并向全校师生作报告。汪东兴还亲临实习基地指导实验。1961年,方志纯到鄣公山分校视察,并接见了师生代表。

  1965年,共大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年的7月,全国高、中专农业教育会议指出:“半农半读,社来社去,教学改革,是我国农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从此“社来社去”成为成为共大毕业生的重大分配政策。

  “文革”中,共大遭到极大的干扰和严重摧残。学校停课“闹革命”,一度处于瘫痪状态。鄣公山共大被停止招生达5年之久。1968年6月30日,江西省革委发出《关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管理体制的决定》,从此各分校一律下放,总校与分校脱离关系。鄣公山共大由正县级建制而为隶属县直学校,改成正科级单位,称“婺源县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71年8月,周总理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毛主席的“七三〇”指示要写入全国教育工作纪要。学校要复课闹革命。于是共大开始恢复秩序。

  1975年2月3日,毛主席在视察湖南后,其专列从长沙到达江西。在接见江西省有关负责人时,又关切地问到共大学校的情况,并勉励要将学校进一步办好。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江西省委的重视和支持,使共大战胜重重困难,从创建、成长而发展、巩固,不断壮大,即使在文革期间,也能坚持办下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共大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辉煌。

  四、对中国特色教育的贡献

 

  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如毛主席说的:“单靠政府用有限的财力办的几个学校、报纸等等,是不足以完成提高民族文化和民族觉悟伟大任务的。”创办共大就是突破完全依靠国家拿钱办学的模式,把依靠国家办学和群众办学结合起来。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办校方针,是共大鲜明的办学特色。这一特色闪耀着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光芒。

  毛泽东教育思想强调政治挂帅、普及为主和实践为重。早在1934年,毛主席就提出,苏维埃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大众,在于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中国广大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于194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发展教育应以普及为主。毛主席在不少的著作与讲话中都一再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一种更重要的学习。” 共大是在毛主席的亲自关怀下创办起来的,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大实践与探索。

  共大真正做到了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真正实现了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共大除了招收一定文化程度的适龄青年,没有任何知识文化的文盲也可以进入共大分校学习。曾经在共大庐山分校担任农学系的老师陈盛铎认为,共大教学经验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分班教学,“学生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分班很重要。”

  共大为了“保证必需的时间进行生产,又有必需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规定了学习与劳动的时间:四年制系科,劳动时间为6、5、4、4;教学时间为5、6、7、7。教学时间保证100周,总学时达到2400个小时左右。并且根据生产任务及农业生产季节来安排,配合所学课程边实习、边劳动。

  共大要求“本着学什么,做什么;做什么,学什么,边做边学的原则,……把教学、生产及科研更加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见1961年《关于具体贯彻教学、生产相结合的初步方案》),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出来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的体制,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不但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劳动者,而且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从1958年到1980年办学22年,自筹资金建筑校舍达73万平方米,开垦农田4.8万亩,经营果园山林3.6万亩,共生产粮食3.6亿斤,经费收入4.5亿多元。

  共大总校和不少分校都探索出各自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鄣公山共大实行的产教结合、企校合一的路子,就是其中的典型范例。鄣公山共大的做法是因地制宜开厂(场)办专业,把教学与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办一个厂(场)就是一个专业,一个专业就是一片基地,一个基地就是这个专业单独核算的经济实体,它既为专业教学服务,又要生产经营,讲究经济效益,使基地朝着培养人才的方向发展,成为教学、科研推广、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多功能的统一体。这样,通过以校办(厂)场,以厂(场)养校,使学校得到不断发展壮大。

  鄣公山共大的以校办(厂)场,以厂(场)养校,走的是产业链发展道路。围绕着学校支柱产业清华酒厂,从原料种植和加工、生产管理和核算、产品包装和运输等一直到酒厂下脚料的处理应用,统筹规划合理发展,通过开(厂)办专业,实行产、教、研结合。

  鄣公山共大1958年创办以来,先后开设过农学、林学、化学、动力、农机、机电、建筑、园艺、财会、畜牧、医药、酿造等十多个专业,校办企业及生产学习基地有酒厂、酒精厂、农机厂、畜牧良种场、种禽场、实验农场、林场、食用菌场、饮食店、商店、汽车队(东风车7辆)。耕地360亩,茶园185亩,经济林100亩,鱼塘水面60亩,山林面积4000余亩,基地建筑面积达30000多平方米。到1991年止,校办企业的固定资产超过400万元,累计上交国家税收2000多万元。其中酒厂是校办企业的“台柱子”,也是县财政的重要税源。其主导产品——清华婺酒已跻身江西“四大名酒”之列。毛主席对其有“不是竹叶青,胜似竹叶青”的赞誉。

  鄣公山共大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面向山区,面向生产,要求少而精,学以致用。教学方法上坚持突出专业教学,做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做什么,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教学,边教边做,边上课边实践。学校明确提出“不能在黑板上种田,不能在教室里养鱼,不能培养‘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书生”!于是让学农的在试验田搞水稻的种植和良种培育,学畜牧的在畜牧场对猪禽进行解剖、阉割和诊疗,学农机的在农机厂学习加工、维修、驾驶技术,学财会的去厂矿企业现场实习,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尽快掌握本专业的操作技能和技巧,从而达到培养宽口径农业专业人才,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

  鄣公山共大还利用基地优势,进行科研推广工作,为农业生产服务。如农机系进行了半导体励磁机、插秧机的研究;农技系完成了“冷水田改造”、“一季跨千斤丰产田综合实验”、“选育水稻新品种”等科研课题;牧医系成功培育出“清华乌猪”的一代优良品种,并向全社会推广,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为发展婺源农村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

  鄣公山共大的成功经验,《江西教育》杂志、江西《工人晚报》等曾进行过全面的宣传报道。1992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院副院长、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约翰·克莱威利教授到鄣公山共大考察访问后,写下了热情洋溢的题词:“我很幸运有机会来鄣公山共大参观。你们坚持以校办厂,以厂养校,突出专业教学,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发展道路,为社会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把教学办成教学、实验、生产基地的做法很好。这种办学方式不仅对中国,就是对世界也是有意义的。”

  共大的教育模式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1963年起,共大被外交部列为对外参观点。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68年至1980年,就有86个国家和地区的549批外国朋友共7496人到共大总校及分校访问考察,共大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认为 “共大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富有创造性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半工半读的经验,也都比较欣赏,觉得很有参考价值”。美国圣玛利学院的教授罗思文在考察完鄣公山共大后深情地留言道:“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大学,这样的大学只有在中国才有。”

  五、毕业生的杰出风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柳志慎教授评价说:“共大培养的学生都是顶呱呱的。”作为共大的毕业生,柳志慎教授的评价饱含了对共大的深情,也是对共大毕业生因为了解而有的直观印象。原江西省教委主任黄定元的评价客观而又中肯。他在在主编的《探索中国农村教育发展之路》一书中写道:“江西共大办学22年,为江西农村培养输送了22万多名毕业生,大部分回到农村,成为有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劳动者,也有一部分在农村基层从事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为江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了对共大毕业生有一个更加具体细致的了解,现以鄣公山共大毕业生为例,以便能从中窥斑见豹。

  鄣公山共大自1958年创办到1992年,办学34年为社会培养了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农学857人,林学专业254人,牧医专业583人,农机与工业动力专业1065人,财会与财经专业577人,医疗卫生专业88人,师资人才147人,化工专业687人加上各种短训班总数逾5000人。毕业生获高中级技术职称近500人,初级职称达4000人,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其中厅处级干部18人,科级干部200多人。”(见高长生主编的《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发展简史》)

  鄣公山毕业生主要散布婺源县各乡镇(公社),是全县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据调查表明,农技站、农机站、兽医站的技术人员有80%是共大毕业生。各村(大队)的气象员、植保员、种子员,有90%是共大毕业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中凡是经济发展快,收益高的农户,绝大多数是靠技术致富的,而在致富的专业户、重点户中,绝大多数又是共大培养的学生,他们不少人成为了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在以前婺源县的甲路乡(现已撤并到赋春镇),山高水冷,交通不便,生产落后,是一个“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的特困乡。1978年人均收入仅94.9元。1993年该乡被评为全省科技兴农先进乡,年人均收入达到了全省平均水平,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向小康迈进。其中共大毕业生功不可没。1994年调查发现,甲路乡共有鄣公山共大毕业生68人,不仅乡长、书记是共大毕业生,乡里的农技站、种子站、畜牧兽医站大多是共大毕业生。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在乡里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引导农民致富。该乡由于山高水冷,水稻只种一季,原先亩产只有300来斤,经过改水改土,推广杂优良种,亩产增加到了近千斤;他们依托各村的共大毕业生在乡里推广杂交制种技术,形成了一批制种专业户,制种田平均亩产都站在300斤以上,每年可为全县提供杂优良种5万到14万斤,被列为县的制种基地,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还大大提高了农业的总产值。乡畜牧兽医站建立了猪配种场,在全乡推广饲养杂交一代良种猪,并坚持为养猪户实行包医制度,使全乡猪的成活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出栏率从0.8头提高到2头以上。农技站还指导农户种植果树,利用山区资源发展竹木加工等等。全乡的生产建设形势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参见黄定元主编的《探索中国农村教育发展之路》)

  鄣公山共大的毕业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有一技之长,动手能力强,走出校门能很快“自立门户”。如牧医专业的宋泽文,在高砂兽医站工作,由于技术过硬,服务周到,受到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全县先进个人;农机专业的江新水,毕业后从事个体机械修理,年收入达数万元;农学专业的朱德顺、吴江湖毕业后在乡农科站从事水稻良种的研究与推广,使全乡的水稻单产提高近30%;财会专业的王丽珍由于业务过硬,毕业后立即被一家重点企业聘为主办会计……据对历届毕业生跟踪调查,他们的人均年收入比一般同龄劳力要高出20多个百分点。(参见曾广林《产教结合,自我发展,自我壮大》一文)

  鄣公山共大毕业生有的以其智慧、才华和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张毓梓、黄承松、黄彤等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张毓梓,67届农机系毕业,在饶丰垦殖场工作期间,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主持设计并革新了许多农具。1982年因技术革新和发扬场办工业成绩卓越被江西省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在任江西省人民政府驻福建办事处工作期间,创建华赣厦门发展公司,主持筹建厦门庐山大厦工程,为江西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作出经济贡献。1993年任江西省人民政府驻福建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正厅级),被中共福建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黄承松,67届财会系毕业,在婺源县邮电局工作。通过自学中文信息处理专业,先后发表了17篇国家级科技论文,200多篇通讯文章,获两项国家专利技术成果。是中国发明家协会会员,中国中文信息处理协会理事,江西省通信协会会员,收入中国当代科技发明家大辞典和中国名人录。

  黄彤,93届财会系毕业,婺源县政协常委、著名企业家。所创办的婺源县鄣公山茶叶实业有限公司是省级龙头企业、省级重点茶叶生产企业和省级重点出口企业,生产经营的“鄣公山”牌商标获得江西省著名商标。2011年,茶叶出口量和创汇额在全市排第一、全省排第二。公司采用“公司十合作社十农户十科技”的模式,积极带动周边群众致富,会员达 2300 多户,建成合作基地 21000 多亩。经营的思口金竹基地茶园,不但是婺源有机茶生产和标准化茶园建设的示范基地,而且成为国家茶叶技术体系综合技术运用的示范基地。

  在众多的共大毕业生中,像张毓梓、黄承松、黄彤一样的人还有许许多多,举不胜举。

  共大毕业生为国家建设尤其是江西农村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永载史册!

  六、在改革中曲折发展

 

  一位教育专家说:“共大是一块具有独特人文价值的校牌,意义非凡,值得保存。”对保存共大这块具有独特人文价值的校牌,鄣公山共大无意来担当这份责任,但却为历史所选择。

  鄣公山共大为什么一直沿用共大的校牌,说法不一。有的说曾有过改名的打算,而且校名都拟好了,叫“婺源县中等职业学校”,对于这样一个毫无特点的校名,因为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最后只能作罢;有的说是因为“没有接到任何行政命令说不办或者不能用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个校名”。对以上两种说法,有人认为可能是兼而有之。

  80年共大改制后,鄣公山共大的发展进入全新的时期。

  从80年到90年代初期,鄣公山共大在改革中前进发展。由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和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鄣公山共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由于保留共大的校牌,避免了因改制或停办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这一时期是鄣公山共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鄣公山共大继续实行原有的 “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共大模式,但加强了文化基础与理论的教学,从1980年起专业实习劳动时间只占全年的30%,增加了文化教育和专业教学时间。同时根据社会发展要求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1985年,除继续办好原有专业外,将农机改为机电专业,1988年,为适应乡镇企业的发展,重新开设了财会系,1993年在农学专业的基础上,增设庭院经济专业。在教学方法上,继续强调实习教学,但实习基地已从学校发展到社会,如机电专业,通过与县农机局、水电局建立横向联系,让农机修理、农村电工的学生可以到各乡镇农机站、小水电站进行实习。对毕业生实行了“两种证书”制度,即学生毕业时同时颁发毕业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在毕业生的培养和输送上,逐渐由服务当地转而瞄向沿海地区。到90年代初期,共大毕业生开始在沿海地区走俏。

  这一时期,鄣公山共大校办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清华酒厂是校办企业的台柱子,也是婺源县财政收入的重要税源。在1986年、1991年进行了第一、第二期综合改造,生产工艺达到90年代国内先进水平,1991年主要产品达3500吨,完成工业总产值871万元,创税198万元。畜牧良种场、林场、种鸡场、农机站、小木器加工厂等校办企业通过租赁承包,转换了经营机制,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1993年底,校办企业固定资产达450万,工农业生产总值1000万元。

  鄣公山共大1986年、1989年、1990年三次获“江西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94年,鄣公山共大获批江西省重点职业示范性学校和国家承认学历的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从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市场经济和私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进行,鄣公山共大校办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小的校办企业纷纷倒闭停办,清华酒厂也被收归县管(后来也进行了企业改制),学校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支柱。

  学校招生也日渐困难。由于鄣公山共大校址比较偏僻,而且不少学生出于对“跳农门”和城市生活的渴望,不愿就读“劳动大学”。特别是到了90年代末,国家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向“大众化教育”,以致普高扩张,职校生源更趋萎缩。

  鄣公山共大在艰难中前进。学校继续寻求与沿海地区的企业合作,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在原有财会、机电等专业的基础上,增设建筑、保安、服装制作与加工等专业,为沿海地区培养和输送劳动技术型人才。2002年开始打破封闭单一的办学模式,走联合办学之路。与江苏滨海电子中专、江西机电学院联合招生培养机电、模具、数控、化工等各方面专业人才,取得成功。“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联合办学”,让鄣公山共大在困境中显现生机。

  2002年10月,汪东兴在京接见了鄣公山共大校长林春,并亲笔致信国家教育部陈至立部长,为鄣公山共大争取了100万元的教育经费。由此极大地缓解了学校的办学困难。

  2005年5月,经婺源县委县政府批准,鄣公山共大与婺源县教师进修学校、婺源县卫生学校合并,鄣公山共大也由清华镇搬迁到县城。

  这时,伴随着“打工潮”的回归和县工业园的兴建,以及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和婺源县打造中国旅游强县的需要,鄣公山共大适当调整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上,保留了机电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新开设了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立足当地企业,立足工业园、立足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并且,为了加强与高校对接,学校办起了“三校生”班。“三校生”班的教学质量以2008年最好,名列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但是,学校搬迁建设,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债务; “三校合一”后一直难以理顺关系,管理比较混乱,以致到后来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学校的生存发展。

  2012年8月,婺源县委县政府调整了鄣公山共大的领导班子,并在人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扶持和政策上的倾斜照顾。学校大力加强内部管理,真正实现了三校整合;大力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初步建成现代化校园。鄣公山共大面貌一新,生机焕发。

  学校积极破解招生困难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取得实效。招生人数取得近10年最好成绩。相继筹办了门诊部、附属幼儿园。“产教结合”“校企合一”的局面在起步中发展。国家开放教育、社会培训和师资培训工作也取得长足进步。

  鄣公山共大现已成为一所集中职教育、成人教育、培训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职业学校。

  对鄣公山共大近两年的发展变化,《上饶教育》以《鄣公山共大老树开新花》进行了报道。2014年,鄣公山共大荣获上饶市先进学校。

  七、梦想在春天来临放飞

 

  2014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这是一次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我们欢呼:“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

  这是因为中国职业教育的道路走得实在是太过艰难坎坷。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处于“低层教育”“次等教育”的尴尬境地,财政性经费严重投入不足,招生难成为一个重复多年不休的话题。发展职业教育,是全民族的大事。“许多国家的发展表明,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前提,也是个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教育家顾明远语)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让人听了犹如春风拂面,如饮醇酒,欣喜无限。

  鄣公山共大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结合以往的经历,我们对职业教育有更清醒的认识。

  1、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共大是在毛主席的亲自关怀下创办起来的。共大的发展凝聚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党政的关怀和重视。鄣公山共大每一次遭遇挫折和危机,都是在各级党政的关心和支持下安然化解,平安度过。鄣公山共大能够克服重重困难,一直坚持到现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是关键。

  现在,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进行“顶层设计”,要求各级党政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职业教育发展充满希望。

  2、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保证。

  现在全国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没有赖以支撑的校办企业经济,财政投入主要由政府为主导。鄣公山共大也是如此。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技术人才和新型劳动者的重任。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对师资、设备的要求更高,建设相配套的实习实训基地的投资很大,因此需要教育经费的投入会比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多得多。但2013年,国家职业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经费仅一成。(据2014年7月3日《时代周刊》报道)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现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要“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

  鄣公山共大从创办到现在,始终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坚持突出专业教学,做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做什么,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教学,边教边做,边上课边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共大学生在社会上很受欢迎,就因为“有一技之长,动手能力强。”

  但是共大的这种人才培养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了“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责任。鄣公山共大在创办发展时期,坚持面向当地、面向山区、面向生产,为婺源农村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在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联合办学”,积极培养和输送技术型劳动人才,为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事业尽了绵薄之力。现在“立足当地企业,立足工业园区,立足支柱产业”,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不懈努力。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职业教育发展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望,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鄣公山共大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着重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1、要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鄣公山共大探索出来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一的路子就是比较成功的,不但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而且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来随着校办企业的倒闭停办,我们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虽然在办学过程中,也进行过校企合作,但都是属于浅层次、暂时性的合作。企业或作为学校临时实习实训基地,或作为学校推荐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并没有建立长期的深层合作关系,企业没有参与学校联合共同培养人才,更谈不上企业向学校主动投资、共同分享办学效益。因此还需要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关系的发展。实行产教结合、企校合一,我们也才刚刚起步,虽然办起了门诊部、附属幼儿园,但还没有形成与专业配套的实习实训基地,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需要我们积极有为,勇于探索前进。

  2、要推进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的办学格局,大力提升办学实力。

  鄣公山共大作为婺源县唯一的公办职业学校,自从2005年“三校合一”,实际已成为全县的职业教育中心,实行的是职前职后并重、长训与短训结合、学历与非学历并举的办学格局。虽然这些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没有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格局,也没有形成职前与职后教育沟通、长训与短训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的局面,“产、教、研”结合也做得不够好。中职未能与高校联合办学,只重视培养一线操作工,没有打通成才晋升的渠道;虽然也与高校合作设了成人教育教学点,却未能产生社会效应。倒是近两年鼓励中职学生接受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尝试沟通职前职后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召开,给学校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明确目标,深化改革,注意统筹和协调,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3、要开发利用丰富的校产资源,为学校发展提供助力。

  鄣公山共大办学50多年,留下了丰富的校产资源,尤其是创办发展时期遗留下来的山林、农田等勤工俭学基地,只要我们善加开发利用,就一定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这其中共大梓木坑的校产资源最具开发价值。共大梓木坑谷深林密,风光优美,宛如一轴巨幅的原始生态山水画卷。它紧靠清华古镇,毗邻长寿古里洪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四面群山,将500亩的一块盆地环拱其中,以鬼斧神工打造出“世外桃源”的景观,令人拍案叫绝。4000亩的阔叶原始森林,苍翠茂密,有如巨大的绿色海洋。是一处开发休闲旅游和生态农业的绝佳之地。而且凭借婺源旅游、共大品牌、生态农业三张名片,可以为它唱响品牌,创造效益。

  一旦以共大梓木坑为龙头的校产资源开发成功,鄣公山共大就有了赖以发展的强大经济支柱,并由此而形成城乡资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现在,春天已经来临,机遇就在眼前。只要我们乘势而上,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积极推动校园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统筹发展中职教育、成人教育、培训教育,坚持特色办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鄣公山共大就一定能打造成为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共大的品牌也将再造辉煌绽放光彩。

  我们坚信,鄣公山共大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看今朝资讯广告传媒网 技术支持:畅通网络
电话:13109517767 13193351966 QQ:784997800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 陕ICP备13001274号